计量“献策”助推产业“降本增效”
为充分发挥计量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守护民生安全和维护市场公平正义中的保障作用,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坚持需求牵引、供给提升,政府统筹、市场驱动的基本原则,把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作为目标导向,深入开展“我为发展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活动,积极探索运用党建思维帮助行业破解发展瓶颈,构建“三全一前”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推动节能家电产业优化升级,创新性提出电能表“状态更换”计量监管新模式,跑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一、广泛调研,立足需求补短板
计量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柱,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防建设、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础,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没有计量的准确可靠,就没有装备制造的高质量发展。山东作为制造业大省,要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计量作为重要的产业技术基础,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我国家电产业规模巨大、品类完备、产业链长,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中心。山东省作为家电制造业大省,是全国三个家电制造业中心之一,拥有海尔、海信等一大批家电生产企业。目前家电产业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及新兴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大力发展家电节能技术,降低产品能耗量和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碳排放量,成为带动家电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和省计量院紧紧围绕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深入调研产业计量测试需求,大力推动计量与产业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全溯源链、全生命周期”和“前瞻性”的“三全一前”计量测试服务,在节能家电等领域建设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8家,在轨道交通等领域建设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1家,在加强产业关键核心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构建全链条产业计量创新生态、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国家节能家电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依托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建设,是我省第一家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解决大功率多联机空调系统试验能耗高的问题,中心创新性地设计了能量回收装置,较同类实验室可节省15%用电量,真正做到了“计量助低碳,低碳做计量”。中心还建设了30HP多联机能效测试平台,满足市场90%以上多联机产品的测试和绝大多数热泵热水机的测试要求。联合国内节能家电产业影响力的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国家节能家电产业计量测试联盟、国家节能家电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专家委员会,将检测窗口前移,打通溯源链上的阻塞环节,链接产业链上的分散环节,将检测能力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共同推动节能家电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电能表作为国家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在我国普遍实行首次检定、到期轮换的管理方式,6年或8年期满后电能表就需要轮换。国网山东电力公司目前在册管理的电能表有4800余万只,平均每年需轮换约500万只电能表,以每只电能表200元测算,每年仅用于调换电能表的采购金即达到10亿元。此外,每年拆卸处理电能表会产生约25吨电子垃圾,给人民健康和环境保护带来严峻挑战。到期轮换的管理方式也无法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行业的科技进步。
针对科学延长电能表使用周期的可行性研究与实践,我省积极响应企业需求,依托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在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的组织下,相关专业部门进行了两年有余的有益探索,最终实现电能表状态更换“技术方案-管理方案-实施方案-试点运行-经验总结”的全过程覆盖,形成了一整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电能表计量管理技术路线和服务方案,为实现电力行业的“降本增效”提供了“真经良药”。
二、理论创新,对标对表“出良策”
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和省计量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走在前 开新局”的批示指示精神,以《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基本纲领,围绕落实电能表计量监管模式调整组织进行了全方位学习和多角度解读,坚持以创新求突破、以改革为引领,在认真严谨总结以往创新实践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经多次论证,提出了“在线监测+抽样检定”的监管模式,创新性提出采用极限质量水平随动调节抽样的方式,建立起具有山东特色的电能计量差错核算方法、风险防控机制理论等,以理论的创新为政府计量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电能表计量监管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思路。该思路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后期的大量反复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印证。
三、制度创新,先试先行“送真经”
为科学解决规定时间内统筹16地市几百万只电能表的审核、抽检、过程监督等难题,避免潜在的环节衔接不畅、责任界定不清、运行效能低下等风险,省计量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先后起草了《在用安装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JJG(鲁)106-2019和《在用安装式交流电能表检定周期调整的实施规范(试行)》JJF(鲁)107-2020,对拟调整检定周期电能表批的划分、随机抽样、检定过程等细化为14个工作步骤并形成流程图,为新监管模式提供了理论和技术管理支撑。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山东省在用安装式交流电能表状态更换试点实施方案》(鲁市监计量字〔2020〕257号),明确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对使用期满8年的在用安装式交流电能表实施状态更换试点,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建立起电能表状态更换“规程-规范-实施方案”的政策体系。
在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的组织下,济南、青岛、烟台3个自贸区电能表检定周期延期轮换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试点改革,并于2022年首次在全省范围推广,2022、2023年在对前期积累的大量实践经验和充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总结的基础上,圆满完成了全省400万余只电能表检定周期延期轮换任务,经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延期使用4年。
电能表到期轮换调整共计11个环节,前后历时6个多月,涉及省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本省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本省电网企业和省级依法专项授权的电能表计量检定机构等近六十多家企事业单位,时间要求紧、涉及部门多、任务难度大。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党支部和省计量院第十一党支部项目攻坚小组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题,电能表状态更换工作取得了成功。
四、实践创新,巧干巧为见实绩
在电能表周期轮换任务推进过程中,为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海量检测数据的编辑和数以百万只电能表的检测,组建了以党员为主要力量的项目攻坚小组,将任务细化为固定时间截点和具体任务量:山东省首次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电能表周期轮换为例,仅2022年一年,270多万只电能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10个工作日内完成抽检方案和抽检明细、半个月内半自动实现6900只电能表检定、3个工作日内完成78200条检测数据编辑......项目攻坚小组坚持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时限倒逼进度,节假日不按暂停键、服务保障不掉线,指定专人跟踪服务项目进展,定期记录、汇总16地市工作状态,当日记录、当日反馈,做到“以日保周、以点带面”,其他小组成员每天24小时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微信、邮箱等方式为“责任区”内地市计量所、电网企业答疑解惑。
为解决两百多万只电能表人工分批时间长、效率低、准确率无法保障的问题,小组成员迎难而上,群策群力,短短几天时间里先后开发出基于Windows Forms环境下的“在用安装式交流电能表周期调整抽样系统”“数据库报表处理软件”和VBA环境下“监督抽样”“备样表启用”“多台体报告整合”小程序,实现了电能表分批、抽检和数据处理自动化,大幅降低了人力消耗、缩短了运作周期,完成了“人力所不能及”的工作量,在推动全省范围内在用电能表周期轮换工作的顺利完成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降本增效,绿色发展赋新能
电能表“状态更换”计量监管新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有效评估运行中电能表的批次质量水平,适当延长质量状况良好电能表的使用周期,避免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更换运行性能依旧良好的电能表。同时,大大减少了因电能表报废而产生的电子垃圾,节能降耗,符合绿色发展理念。2022年全省253.2万只、2023年185.2万只在用安装式电能表在周期轮换调整中准予延期使用,减少社会总体成本投入约7.9亿元,减少在用表报废产生的电子垃圾约22吨,减少碳排放3.2万吨,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节能降耗。该模式相较于以往固定期限轮换“一刀切”的模式更具科学性和经济性,并易于在同行业甚至跨行业推广复制,具备明显的示范引领效应。
电能表作为电能量贸易结算的一杆秤,作为连接电力用户与电网企业的桥梁,涉及国计民生。电能表“状态更换”计量监管新模式是山东省在强检计量器具管理方面的一次重大创新举措,为智能电网和智慧能源城市建设提供了计量技术支撑,掀开了计量器具管理新的篇章,为推动计量管理制度的变革提供创新经验,为企业更好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贡献“计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