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走文化廊道 看山东发展”全省作家主题文学创作活动圆满成功

更新时间:2023-10-10 | 文章录入:jkz | 点击量:
·························································································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重大决策部署,引导全省作家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打造山东文化“两创”新标杆、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文学力量,2023年4月至9月,省作协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走文化廊道 看山东发展”全省作家主题文学创作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社会反响良好。

  省市县三级作协联动开展,形成整体声势。为广泛动员全省作家参与活动,今年4月底省作协发出通知,号召省市县三级作协联动,利用四个月的时间,组织开展“走文化廊道 看山东发展”全省作家主题文学创作活动,组织引导全省广大作家在实地走访、深入体验的基础上,创作推出一批反映“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的精品佳作。通知发出后,各市文联(作协)积极响应,结合各自实际,周密安排部署,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省作协对各地上报的工作方案进行了审核把关,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确保切实可行。省作协还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一部分,为每个市提供两万元的经费支持,受到各市作协的欢迎,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6月26日,“走文化廊道 看山东发展”全省作家主题文学创作活动启动仪式在临清市举行。启动仪式由省作协和聊城市委宣传部主办,聊城市文联(市作协)、临清市委宣传部、临清市作家协会机关承办。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赵艺丁作动员讲话,聊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柳庆发致辞,作家代表发言。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文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尹永海出席。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和省市县三级作家代表50余人赴临清市、东昌府区、东阿县参观考察,不仅深入钞关、鳌头矶、元运河、光岳楼、山陕会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体会运河文化、黄河文化内涵,体悟民俗民情,还深入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阿胶世界、黄河国家森林公园,接受精神洗礼,感悟发展变化,见证新时代聊城快速发展的成果。

  

        各市作协迅速行动,与所辖县市区作协联合起来,围绕“走文化廊道 看山东发展”,结合本地实际,组织作家开展主题文学创作活动。部分市还共同确定主题,开展横向合作,如济南、淄博、临沂三市作协合作,共同组织了“行走齐长城 看山东发展”主题创作活动;青岛、东营市作协合作,共同组织了“从黄河入海口到引黄济青”主题创作活动;枣庄市作协联合市内外有关作协,深入大运河枣庄段、泰安段、济宁段采访采风,得到泰安、济宁市及有关县区作协积极配合、支持。据了解,全省各地共组织618位作家参加了此次主题文学创作活动。

  活动覆盖面广、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联通山东省内的重点景区、遗址遗迹、古城古镇古村等节点,覆盖全省16个市的7000多万人口、1200多个乡镇(街道)、5万多个村(社区)。各市文联(作协)立足本地实际,围绕“走文化廊道 看山东发展”主题,精心设计采风路线,因地制宜开展活动,组织作家尽可能广泛地考察当地的文化遗迹,体味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山东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济南市作协开展了“长城脚下是故乡”齐长城主题文学创作活动。作家们深入长清、市中、历城、章丘、莱芜等地的齐长城沿线,攀山越岭,访幽探险。青岛市作协组织作家从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到引黄济青的终点青岛市,完成了一次从渤海到黄海的溯源之旅。淄博市作协组织作家围绕“沿齐长城”文化轴线,探寻齐文化渊源、历史遗迹、保护现状、弘扬与发展等,多维度、多角度感受古今变化中的泱泱齐风。枣庄市作协组织作家深入大运河枣庄段、泰安段、济宁段,组织开展了“长河文韵一线牵”主题采风活动。东营市作协组织作家深入黄河三角洲腹地和胜利油田等地,了解现代农业发展、黄河滩区迁建,品味黄河非遗文化。烟台市作协组织作家走进“耕海一号”海洋平台考察海上“田园综合体”,沿着烟台山海文化廊道,深刻体验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潍坊市作协围绕沿齐长城、沿渤海岸、沿胶济铁路线等文化轴线,结合“齐风鲁韵”“最美海岸”“行走百年胶济”等特色体验活动,三线并进,深度体验。济宁市作协组织作家走进鱼米之乡、孝贤故里——鱼台县,也是大运河南北咽喉之地,开展主题采风活动。泰安市作协组织作家从淄博市沂源县沿着大汶河源头开始,至大汶河终点东平湖结束,对汶河全程及泰安段沿岸区域发展特色和亮点进行深入考察和体验。威海市作协组织作家“走千里山海,看威海发展”,村子的“红与绿”,海洋牧场的“蓝”,耕读小镇的“智”,为作家们提供了第一手鲜活的素材。日照市作协分三批次,组织作家开展了“走五莲县齐鲁风情5号线看山乡巨变”“沿日照市黄金海岸线观城市新貌”“去大运河两岸回望抗日历史风烟”主题创作活动。临沂市作协组织作家深入齐长城文化廊道,考察齐长城人文历史、自然风貌、生态环境和历史变迁。德州市作协组织作家先后赴武城、德城区、齐河、禹城等地参观考察,引导作家抒写大运河文化廊道上的美好风景和动人故事。聊城市作协分两批次组织作家走进临清市、聊城市东昌府区、东阿县开展活动,引导作家深刻体会大运河文化和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滨州市作协组织作家“沿黄河”、“沿渤海”两条文化轴线,深切感悟黄河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底蕴及高效生态农业的魅力。菏泽市作协组织作家近60人跨越东明、牡丹区、鄄城、郓城、曹县、单县,深刻感受黄河廊道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创作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反响良好。通过参加“走文化廊道 看山东发展”全省作家主题文学创作活动,广大作家普遍反映,“四廊一线”五条文化轴线涵盖了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内蕴了农耕文明、海洋文明、城市文明、商业文明等丰富厚重的内容,是文化展示新窗口、区域协调发展新机遇、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对推动山东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走在前,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构建全省全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大家收获了很多宝贵的创作素材,激发了创作灵感。截至目前,各市作协已收到主题作品660篇,向《山东文学》《时代文学》推荐上报223篇。其中,《大运河是一碗面》等多篇作品在《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国家和省级媒体发表,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转载,引起较大反响。有多篇作品被《山东商报》《山东广播电视报》《潍坊日报》《泰山晚报》等省市级报纸刊载。各市文联所属刊物、微信公众号、地方官网等媒体及时刊载作家作品,有的文章阅读量达到了10万多,宣传效果显著。

 

  

        活动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被中央、省、市、县各级媒体多次宣传报道。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作家网、大众网、海报新闻、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齐鲁网、中国山东网、山东作家网、中国泰山网等各级网站,《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山东商报》《青岛早报》《聊城日报》《泰安日报》《潍坊日报》《滨州日报》《枣庄日报》等各级报纸,山东电视台、聊城电视台、泰安电视台等各级电视台,山东文学馆、日照文艺、潍坊文联、安丘作协等各级作协组织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