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多名作家获第六届中华宝石文学奖、第四届大地文学奖暨抗击疫情征文奖
2020年12月26日,第六届中华宝石文学奖、第四届大地文学奖暨抗击疫情征文颁奖活动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办。我省作家邱文英、王珊、吴文峰、刘学刚、马行、陈慧君、吕树建等23人获奖。
“中华宝石文学奖”是我国自然资源题材文学作品的最高荣誉奖项,于1990年设立,五年一届,由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共同主办,对繁荣自然资源文化、培养自然资源作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第六届“中华宝石文学奖”评奖活动,得到了自然资源系统内外广大作家、文学爱好者的支持和关注。本届征文活动自启动以来,共收到有效参评作品144件,分为小说、报告文学、诗歌等7个类别,最终评选出30部宝石文学奖作品。其中山东作家邱文英的小说《麦穗》、王珊等人的报告文学《大地作证》、吴文峰的报告文学《乡村的表情》、刘学刚的散文集《草木记》获奖。另有陈慧君的短篇小说《我的婶婶于桂花》、李庆锋的报告文学《琴弦上的歌》、梁卫山的剧本《绿色通道》获提名奖。
“大地文学奖”2017年由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设立,获奖作品从《大地文学》刊发的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等文学作品中评选。本届共评出30篇作品入围小说类、报告文学类、诗歌类、散文类、文学评论类五类奖项,最终评选出5篇获奖作品,10篇提名奖作品,大地文学新人奖1人。其中,山东作家马行的《我把地质队带到了天山顶上(组诗)》获诗歌类奖,王晶获大地文学奖新人奖。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主题抗击疫情征文活动由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中国大地出版社、河南省自然资源作家分会、山东省自然资源作家分会共同举办,截止2020年6月10日,共收到征文1320篇。经专家评审,最后评出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一二三等奖共18名,优秀奖79名。其中,山东作家马行的《给冠状病毒的一封信(组诗)》、谭晓的《武汉战疫见闻录》(纪实文学)分获二等奖。李宁宁的《粉蓝的奇妙旅程》、吕树建的《三人为众 家国何分》、李彩华的《回眸宅家的日子》、赵欣的《静候春天》、王晶的《值班碎碎念》、王玮的《宅着也是贡献》分获散文类优秀奖。黄旭升的《时光的转变处(组诗)》、滕红光的《假如》、张世奇的《致新冠病毒》、李克利的《早春(外一首)》分获诗歌类优秀奖。吴文峰的《战袍且挂晴川阁》、张文涛的《我们的“战疫”故事》分获纪实文学类优秀奖。(峻岭)
附:
第六届“中华宝石文学奖”获奖名单
终评委名单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 吴义勤
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 彭学明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 何向阳
中国作家网总编辑 刘秀娟
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名誉主席 常 江
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主席 陈国栋
小说类
获奖作品:
郭宝平《大明首相》
邹 蓉《纸花》
翟景华《长河长》
王国良《大峪口》
邱文英《麦穗》
提名奖作品:
董永红《忧伤的驴》
张同远《糖》
陈慧君《我的婶婶于桂花》
范志军《大清河》
报告文学类
获奖作品:
郭传义、秦锦丽、王珊《大地作证》
欧之德《元阳睦歌》
欧阳华《申甘播绿记》
李德军《河套脊梁》
刘光富《新时代的映山红》
吴文峰《乡村的表情》
提名奖作品:
王国甫《英雄泪——记贵州地矿局测绘院老兵王家福》
鲁晓华《地勘世界女人花》
李庆锋《琴弦上的歌》
徐春林《平语札记》
诗歌类
获奖作品:
胡 勇《潇湘夜雨》
盘妙彬《诗如许广西如许》
汪 洋《醒来》
梁积林《神的花园》
刘能英《长安行》
提名奖作品:
庞华坚《唯有山川可以告诉》
彭家洪《雪花开满村庄》
段新强《风吹草低》
李继宗《望过去》
王卫东《麝香》
散文类
获奖作品:
左中美《安宁大地》
刘学刚《草木记》
贾志红《芒果雨》
唐荣尧《贺兰山,一部立着的史诗》
杜怀超《苍耳:消失或重现》
提名奖作品:
叶浅韵《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潘新日《草帽下的雨季》
朱明东《酒杯里的月光》
鹤 蜚《融入生命的味道》
邹安音《心上青居》
评论类
获奖作品:
陈华文《探寻唐诗里的“文化密码”》
马亭华《诗是一场艳遇:关于现代诗的诗学随笔》
曹卫华《创作的亮点与艺术的价值》
提名奖作品:
张春喜《浪漫与现实的残忍碰撞》
张海峰《行走的歌谣》
陈跃康《地质概念的诗意解构与重塑》
科普类
获奖作品:
祁云枝《植物智慧:漫画聪慧的植物》
马志飞《石头记》
陶 琦《走进广西地质公园》
韩开春《雀之灵》
提名奖作品:
刘如春《宝玉石和健康》
朱瑞祥《认识身边的植物动物》
黄健源《三水盆地古生物大发现》
剧本类
获奖作品:
贾月珍《蜻蜓》
徐锡维《珍珠恋》
提名奖作品:
梁卫山《绿色通道》
第四届“大地文学奖”获奖名单
终评委名单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徐 可
中国校园文学主编 徐 峙
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常 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 马俊杰
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主席 陈国栋
报告文学类
获奖作品:
白 描《天下第一渠(选章)》
提名奖作品:
宗玉柱《山林里的青春》
刘楚仁《风景这边独好》
小说类
获奖作品:
项中立《跑驴儿》
提名奖作品:
李新勇《云下山寨》
闫 峰《刚好遇见你》
诗歌类
获奖作品:
马行《我把地质队带到了天山顶上(组诗)》
提名奖作品:
汪 洋《辋川集(组诗)》
段新强《我们的生活总是意味深长(组诗)》
散文类
获奖作品:
夏 磊《怀玉问儒》
提名奖作品:
指尖《把神叫醒的地方(外一篇)》
杨亚丽《边角之地》
文学评论类
获奖作品:
王之峰《用一朵荷花绽放的时间——评徐俊国诗集<燕子歇脚的地方>》
提名奖作品:
刘洁岷《<像的赏析>:自然中隐匿的事物如何在诗艺中现身》
杨章池《陌生的问路人——小议舒和平的怅惘诗学》
大地文学奖新人奖
王晶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主题抗击疫情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散文类
一等奖
裴孟东《市井里的疫情》
二等奖
王 丹《难以言喻的时光》
张立新《良言一句三冬暖》
三等奖
张柯平《那些隐匿于冬天的事物》
夏 磊《文化抗疫》
王 琴《2020年,1月和2月与季节无关》
优秀奖23人
吕敏讷《萤火之光把夜空照亮》
李宁宁《粉蓝的奇妙旅程》
吕树建《三人为众家国何分》
周 强《静候春暖花开》
秦锦丽《舌尖上的抗疫》
李 曼《最后的冬天》
金慧敏《归》
阴晓芹《明月何曾是两乡》
禄永峰《防疫记》
王丽梅《庚子春我肃然起敬(外一篇)》
陈丽娟《我在防疫一点五线》
熊 燕《大地山河眼里书》
林 琼《爱》
吴志龙《春雨》
孟永鹏《庚子春节日记》
朱明东《口罩散文》
李彩华《回眸宅家的日子》
赵 欣《静候春天散文》
王楚健《天使在人间》
尹红芳《生命的礼物》
田 夫《特殊时期的村官》
王 晶《值班碎碎念》
王 玮《宅着也是贡献》
诗歌类
一等奖
远洋《春之断章》
二等奖
刘能英《封城七日记》
马行《给冠状病毒的一封信(组诗)》
三等奖
孙大顺《草籽(组诗)》
朱谱清《奔跑的口哨(组诗节选)》
徐春林《立春前的割草机(组诗)》
优秀奖40人
田李强《山河谣》
夏 辉《三军战疫情》
胥 琰《七律:送瘟君》
江 晟《致援鄂医者》
胡庆军《一本年鉴(组诗节选)》
朝 颜《疫中记(组诗节选)》
姜 华《没有一个人愿意放弃春天》
谭 哲《童谣:(节选)》
王法艇《致敬,稳住春天航舵的人》
赵武松《阳春》
景绍德《好像上苍也哭了(组诗节选)》
朱永兴《排律·庚子抗疫歌》
胡云昌《我为你另存了一个春天》
李 信《逆行的繁花(组诗)》
梅一梵《傍晚(4首)》
黄旭升《时光的转变处(组诗)》
金明春《每一朵樱花落下,都砸得我心疼》
贾 萍《花开在武汉》
柴 薪《向到来的和即将到来的一切致敬》
韩 墨《镜中预言》
冯爱辉《寒夜的守护者(外一首)》
何铜陵《来了,又走了(外一首)》
蓝花伞《出征词》
富永杰《蝙蝠宴及其他》
林小会《屠苏酒》
刘国安《我试着用抚慰的变量代入悲苦的行程》
滕红光《假如》
张世奇《致新冠病毒》
蒋宜茂《四月的鸟鸣(组诗)》
林栀子《逆行的人,都有光护送(组诗)》
陈鱼观《疫地手记(节选)》
李克利《早春(外一首)》
舒和平《疫中吟(外一首)》
章治萍《“疫”情之间(组诗节选)》
韦汉权《三月:坚守和期待(外一首)》
晏先树《防疫期》
牟海静《我在纸上抗病毒(组诗)》
姜维彬《迎一个春天的悼词(外一首)》
王景云《庚子年,爱的日记(组诗)》
王志彦《以诗的名义,向劳动者致敬(组诗)》
纪实文学
一等奖
云 诚《山庄的春节静悄悄》
二等奖
谭 晓《武汉战疫见闻录》
欧 平《他倒在抗疫一线》
三等奖
王国甫韭菜坪下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蒙东波黄永妮《团结战“疫”》
董传军《大国口罩》
优秀奖16人
陈德琴《我的抗疫日记》
吴文峰《战袍且挂晴川阁》
王也丹《澜悦之“悦”》
湘 客《封城的日子》
蒋晚艳《社区子弟兵——广州市黄埔区大沙街2020防控纪实》
阎友新《待到山花烂漫,我们共赴一场“胜利之约”》
陈 澄《疫情乌云下的“追光者”》
肖 雄《复学记》
姚进忠《警医党员夫妻携手战“疫”》
郜泉州《兰丽晓党旗飘扬防疫线众志成城防肺炎》
华 野《在抗击疫魔的战斗里》
张文涛《我们的“战疫”故事》
彭敏艳《生死博弈纪实文学》
唐雪元《黑夜翻面之后,会是新的白昼》
吴 瑕《社区人史广珠的春节纪实文学》
张元和《武汉,亿万颗心与你一起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