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位置:首页 >> 简介

简介

·························································································

  山东省作家协会前身是山东省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51年4月22日。1959年7月,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1991年改称山东省作家协会,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团体会员单位。

  山东省作家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省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自愿结合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文学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社会力量。在省委的领导和中国作协的指导下,依据《山东省作家协会章程》开展工作。

  山东省作协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党的文艺工作方针,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的决议、决定。(二)领导、管理所属学术委员会和直属单位,指导各市、各大企业、行业作家协会及有关文学组织开展工作;联系省作协会员并给予业务指导和帮助。(三)引导、教育、鼓励全省作家、文学工作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提高文学创作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创作健康向上特别是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文学作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四)组织开展文学评论和调查研究工作。(五)负责作协的组织建设和宣传工作;培养、扶持文学创作、理论研究新生力量;宣传、表彰优秀文学创作成果,组织实施“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的评选工作。(六)反映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七)开展同国内外作家、文学组织的联谊,参加国际文学活动,推进中外文学交流。(八)完成省委、省政府及中国作协交办的其他任务。

  山东省作家协会1988年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以前,是正处级建制,隶属省文联。第三次代表大会以后,单列建制为正厅级单位,经省编委批准,设立办公室和创联部两个机关职能办事机构,并将省文联文学创作室、文学研究所、文学讲习所、山东文学社、黄河诗报社、当代企业家杂志社和《作家信息报》社等7个事业单位划归省作协。

  自1988年第三次代表大会以来,省作协机关办事机构和所属事业单位发生一些变化。1989年7月,作协机关增设政治处。1996年3月,政治处更名为人事处,机关党委列入建制。1989年3月,创办《时代文学》双月刊,成立时代文学杂志社。1990年,《当代企业家》停办,当代企业家杂志社编制撤销。1988年10月,《作家信息报》更名为《作家报》正式公开发行;1998年12月,《作家报》停办,刊号和报社人员划归大众日报社。1993年1月,由文学研究所主办的《文学评论家》更名为《文学世界》,2001年4月更名为《新世纪文学选刊》,2012年11月更名为《百家评论》。1999年12月,《黄河诗报》停办,刊号和期刊人员划归省地税局。2021年3月,省作协所属事业单位改革,所属5个正处级事业单位改革为3个:文学创作室加挂山东省文学馆的牌子,文学研究所与山东省文学院合并为山东省文学院,山东文学社与《时代文学》杂志社合并为山东省文学期刊社。

  省作协现有个人会员4191名,其中中国作协会员785名,在全国名列前茅。有24个团体会员单位,包括16个市作协,济南铁路、齐鲁石化、胜利油田、莱芜钢铁4个大企业作协以及山东电力、山东自然资源、山东税务、鲁商集团4个行业作协。全省现有市级作协会员10000多名,县级作协会员16000多名。